阳极氧化时氧化膜烧蚀是由制件或夹具的表面已生成的氧化膜被电流击穿引起的,氧化膜之所以会被击穿,通常与以下三个方面原因有关: (1)夹具截面积过小,而所夹的制件表面积又较大的情况下,阳极氧化时制件所需通过的电流强度因负荷过大,引起夹具温度上升,致使膜层的溶解速度快于生成速度,后导致烧蚀。
(2)夹具装夹欠牢固。当夹具力差时(通常由夹具过细或制件夹具的铝质过软),所夹的制件在阳极氧化时,若溶液同时又有压缩空气搅拌的,则装夹处易引起松动,从而产生热量,后导致出现与(1)同样的后果。
(3)夹具使用前未经退膜处理。所用夹具若原先阳极氧化时生成的氧化膜未曾退除干净,则不能传导电流,但当装夹时若膜层遭到损伤,则此处有可能导电,但由于接触面积很小,时而通上电流,时而脱电,这一部位也会由此而产生热量,结果会损伤膜层而遭烧蚀。
阳极化铝光干涉电解着色工艺
在用锡盐进行光干涉电解着色的研究中发现,获得蓝色的干涉色为困难,用普通电解着色方法着色,获得蓝色也是困难的,于在此方面进行了研究。
实验材料为L2(2号工业纯铝,含铝99.6%)和LD31(相当于美国的6063),试样尺寸L250 mm×50mm×1mm,LD3125mm×25mm角材,1.3mm厚,其表面积为0.68dm2;阳极氧化条件,H2SO4(ρ=1.84g/cm3)180g/L,18℃,1.2-1.4A/dm2,30min,膜厚12-14μm;用磷酸直流扩孔处理;锡盐电解着色:SnSO416g/L,H2SO414g/L,混合添加剂16g/L,18-20℃,交流着色电压12-14V,此外还使用铜盐和Cu-Ni混合盐电解着色,可得到黄红、绿、蓝较稳定的干涉色。
您好,欢迎莅临海盈精密五金,欢迎咨询...